医患沟通是形成良好医患关系的关键。医护人员如能和患者沟通的非常融洽,不但可为治疗疾病提供信息,促进疾病的好转,提高疾病的治愈率,更重要的还能及时化解医患之间的误解和矛盾,减少医患纠纷和医疗事故的发生。但实现这一目标有效沟通才是最重要的。
可是现有的证据表明,患者家属与医护人员的沟通常常令人失望。观察性研究发现,与临床医生的沟通问题位列死亡患者家属投诉原因首位,多达30%的家属对ICU中的沟通不满意。其促成因素包括与临床医生沟通时间不够、信息不一致以及由多个医护人员提供信息。
1 医患沟通所面临的问题
1.1医疗资源短缺,患者相对较多,患者排队等候时间长而诊治时间短,医务人员在繁重任务压迫下只能在疾病角度上考虑患者而无法顾及患者的弱势心理,不能对其心理及精神进行很好安抚,患者的心理诉求得不到满足,常常有一种被草草打发的感觉。
1.2由于缺乏相关医学知识及个别负面报道的影响,有些患者存在消费者的上帝心理,对医务人员的治疗处置措施不合作,要求治疗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一个应对不当就寻衅闹事。导致医疗纠纷发生。
1.3刚毕业的学生人际关系由简单的师生,同学关系转向复杂的社会关系,实践经验缺乏,没有与人沟通的技巧和处理危机场面的应变能力,自尊心强,业务能力容易受到患者及家属的质疑,一旦彼此不信任又沟通不畅,很容易导致医疗纠纷发生。
1.4各种原因导致看病难,看病贵的社会问题,医务人员紧张导致的体力精神透支,劳动报酬低,执业环境恶劣,医生在医患纠纷或矛盾中,极力压抑自己的委屈与愤怒,消极负面情绪长期得不到宣泄,对未来悲观失望,极大打击工作积极性,影响的医院的正常发展。
1.5经济大潮冲击下,少数医务人员自身素质低下,自由主义,拜金主义严重,工作态度不严肃,不认真,上班迟到早退,自由散漫。对患者能推则推,能挡则挡,利用职业资源为自身谋福利,严重影响医务人员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威信。
1.6私立医院林立,接送,拉拢,收治患者手段更加灵活,花样繁多。强大经济后盾支撑下的住院环境,设施更齐全,更家园化,公园化,无形就与公立医院形成鲜明对比。
在新的医疗体系模式中,我们不能固步自封,要开动脑筋,开拓视野,创新方法,改进医院硬件与软件,提升医务人员的专业素质与人文素质,通过心理学角度,针对不同的患者采取不同的方式,分析各种医患关系,减少或处理不同的医患纠纷。
因此,一次有效的患者家属沟通, 应该包含如下几点要素:
家属沟通促进重症监护病房(ICU)医护人员和患者家属之间的沟通。有效的沟通可以改善家属满意度、临床决策和家属的心理健康。
目的
通常最好在患者收入ICU后72小时内安排首次家属沟通会。不应仅在需要做出重要医疗保健决策时才安排家属沟通会。
时机
如果此前有能力作决定的患者表达过不邀请某位家属,应尊重患者本人意愿。如不存在上述限制,家属沟通会通常应向所有家属开放。也应向家属了解是否有患者的朋友或宗教顾问愿意来参与家属沟通会。
人员
家属沟通会开始时应先介绍所有医护人员和家属。应先询问家属对患者病情的知晓情况,然后再开始介绍临床表现。讨论的信息类型通常包括诊断、预后和治疗。
内容
家属沟通会是给讨论临终问题作铺垫的一个机会,让家属对坏消息做好心理准备。当ICU治疗无法达到患者目标时,讨论其他可以达到的目标是恰当的。这些目标可能包括舒适、尊严和家属可以平静对待决策过程。
医疗服务是一个高风险、高技术、高情商的行业。沟通,并不是医者说、患者听那么简单。沟通是指医疗服务工作中,医患双方围绕伤病、诊疗、康复及相关问题,以医方为主导,通过符号、语言、姿势、动作等与患者作思想、观念、情感的交流,令医患双方形成共识并建立信任合作关系的过程。医患沟通,是个心灵交流、情感交融、知识互动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