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一年中,全国各地掀起了学三明、赶三明的热潮。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关于深入推广福建省三明市经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了11条普遍推广的经验和10条因地制宜探索的改革措施,对普遍推广的经验,明确了量化指标和完成时限,对因地制宜和尚需探索的改革,明确了试点目标和路径。
如何更好地推广三明医改经验?如何体现因地制宜,推动医改向纵深发展?《中国卫生》杂志推出【三明医改:学什么,怎么学】主题报道。
“四管齐下”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2021年以来,福建省进一步推广三明经验,持续深化“三医联动”改革。目前,福建省在综合医改试点省阶段性总结评估、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效果评价、医保基金运行绩效考核等方面,均位居全国前列。
全面加强党对医改工作的领导,优化形成了“党政‘一把手’挂帅、党委专职副书记统筹协调、政府分管‘三医’领导具体抓落实”的新机制。进一步完善医改政策体系,建立了医改任务台账,一如既往将重点任务列入省政府对各设区市的绩效考核内容。为继续鼓励先行先试,出台了进一步支持三明市深化医改的相关政策,提出了7个方面的25项支持措施。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福建医院等6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落地实施,已开展新技术新项目400多项,其中填补省内空白41项,国内首创2项;针对三明等地实际情况,布局建设首批4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实现全覆盖,2021年医共体下派专家2.89万人次,在基层开展新技术新项目240个,建设特色专科117个。基本建成县域医学影像等六大中心,已为基层提供服务达374万人次。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达标建设,促进乡村一体化管理,并基本实现医保“村村通”或“就近通”;启动实施“移动医院”、千名医生下基层项目。
在落实国家集采任务的同时,扩大开展46种药品和11类耗材的省级集采,平均降价超过50%;率先建立药品耗材采购、配送、监管、结算一体化省级平台,药品货款医保统一结算周期缩短至30天以内,并建立了医疗机构与零售药店处方的共享机制。建立职工医保省级统筹调剂机制,制定医保待遇清单,职工医保门诊统筹实现全覆盖。推进收付费一体化改革,DRG收付费已覆盖三明市和省市15家医院,南平DRG付费、厦门等4市DIP付费试点落地实施;全省按病种收付费的病种数增至1391个。福州等地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助力健康老龄化。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双培养”等机制,完善医院薪酬总量核定办法,院长目标年薪制扩大到党委书记、总会计师;推进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仅2021年第四季度就节约费用约1.7亿元;在省属医院和福州等4市开展家庭病床试点,推动医疗服务模式升级为送医上门。同时,制定医疗机构药事服务规范,多措并举优化医院收入结构,医疗服务收入占比32.07%,同比增加1.95个百分点。
统筹相关改革,着力建强医改支撑体系。省疾控局(筹)已揭牌运行,建立疾控机构公益“一类保障、二类管理”机制,省疾控中心对外技术服务项目增至15大类844项;支持三明市开展医防融合改革试点。实施医疗卫生高层次人才团队引进、遴选与支持等办法,建立“一事一议、一人一策”引才机制;实施基层人才公开招聘、定向培养、培训提升等“三个一批”项目,引导人才下沉基层;探索建立紧缺卫技岗位补助制度;落实乡村医生乡聘村用机制,全省2530名村医纳入乡镇卫生院编外人员管理。加快构建“三医一张网”,实现福建健康码“多码协同”应用,全省三级公立医院实现远程医疗服务全覆盖,31家互联网医院上线运行。厦门市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智慧药房,方便居民远程续方和24小时自助取药。
通过深化医改,有力推动了全省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8.33岁,主要健康指标优于全国平均水平,以较少的卫生资源获得了较高的健康效益。
打通推广三明医改经验的四个堵点
三明医改的星星之火要在全国形成燎原之势,需要打通推广三明医改经验的堵点。
明确目标、统一认识,打通执政理念堵点。推广三明医改经验,各级党委政府是否真正承担办医和管医的责任是1,其他改革措施是0,没有各级党委和政府“体现人民至上、敢为人先,将人民健康时刻放在心上”的1,其他的0就没有效果,这是三明医改成功的关键。医改的主体是政府,看病贵和看病难是表象,问题背后是政府保障和监管人民健康的体制不顺、责任不清。党委和政府要勇于承担破旧制度、建新制度的改革职责,这包括对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整体设计、改革方法和配套改革政策。
建立“三医联动”体制机制,打通治理体系堵点。医疗卫生是复杂的社会系统,存在“九龙治水”“条块分割”等问题,使得医改在政府层面内部协作成本较高,难以集中力量进行有效治理。三明市委、市政府改革医疗卫生治理体系,建立跨部门协同、权责清晰、高效运转的行政管理体制,这是医改的基础。强调市、县“一把手”须既挂帅又出征,是领导和推进医改第一责任人,对医改任务亲自部署、重大方案亲自把关、关键环节亲自协调、落实情况亲自督察,推动医改工作向市、县、乡、村四级全覆盖,打通医改政策实施的堵点。
重构政绩考核机制,打通干部激励和考核堵点。激励与考核是现代化治理体系的“指挥棒”,也是三明医改各级行政管理体制高效运转的保障。截至目前,三明各级从事医改工作的干部已有多人得到提拔,仅市级医改团队成员先后有10多名干部被重用和提拔。此外,对医改工作研究不深、推动不力的分管领导及时调整分工;对医改部署“不冷不热、不急不忙、不疼不痒”的干部给予问责和惩罚。三明建立的激励和问责机制树立了允许改革有失误、但不允许不改革的正确导向,充分调动了各级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医改一线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干部,打通了干部激励和考核堵点。
系统、综合、协调地推动以公立医院改革为主体的医药卫生体制全面改革,打通医疗卫生体系的堵点。长期以来,公立医院办医和管医的主体责任不明确,相关政策落实不到位,使得公立医院存在逐利动机,并通过药品、耗材、器械、检查等形成利益链,单个公立医院和单个医生是无法从旧体制机制中挣脱出来的,唯有政府能够系统、综合、协调地建立新制度,将医院和医生从旧制度中解放出来。三明医改抓住公立医院改革的“牛鼻子”,系统、综合、协调地全方位改革,用组合拳坚决破除公立医院趋利的旧机制,建立保障公立医院公益性的新制度,打通医疗卫生体系的堵点,让医改造福人民。
推广三明医改必须“破“立”并举,做好新制度的顶层设计,然后像“搬道岔”一样,一举将所有公立医院搬到新路上。此时,药品和耗材集采、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薪酬制度改革等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举措,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和体制机制、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等才能发挥作用。三明医改还在不断前行,目前,正在通过整合县域内县、乡、村三级医疗资源,组建县级总医院,构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实行县乡一体化、乡村一体化,为全县人民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三明医改正在从过去“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不断落实健康中国战略。
来源:中国卫生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