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医疗机构变革元年,民营医疗大有可为
1.1.以公立医疗为主体,民营医疗作为有效补充
长期以来,中国的医疗体系以公立医疗机构为主体,民营医疗机构是公立医疗体系外的有效 补充。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出现,中国医疗服务供需关系将面临较大错配,公立医疗体系 的运转相对复杂,扩张受限,民营医疗的灵活性可以提供更多支持。
1.1.1.公立医疗占比更高,民营医疗高速发展
民营医院数量高速增长,高等级医院不足。根据中国卫生统计年鉴,过去十年间中国的公立 医疗体系保持稳定,公立医院的数量基本维持在 1.2 万家左右;民营医疗高速发展,民营医 院的数量从 2012 年的 9,786 家增长至 2021 年的 2.48 万家,年复合增长率达到 10.87%。从医院等级来看,民营医院数量虽然较多,但是仍然以二级医院和一级医院为主,三级医院 占比不到 2%左右。2021 年全国三级医院共有 3,275 家,其中公立三级医院 2,789 家,民营 三级医院只有 486 家。
民营医疗对于医生资源的吸引力不足。民营高等级医院的缺失,主要是因为对于顶级医生资源的吸引力不足,长期以来,公立医疗体系的学术资源丰富、职称评定占优、职业发展路径清晰,民营医院只能通过市场化的薪酬体系吸引医生。根据中国卫生统计年鉴, 2021 年公立医院卫生技术人员 553 万人,其中职业医师 180 万人;2021 年民营医院卫生技 术人员 159 万人,其中职业医师 44 万人。
与公立医院相比,民营医院的业务量有较大差距。过去十年,公立医院的诊疗人次从 22.9 亿 人次增长至 32.7 亿人次,年复合增长率为 4%,手术量从 3,034 万人次增长至 6,549 万人 次,年复合增长率为 9%;民营医院的诊疗人次从 2.5 亿人次增长至 6.1 亿人次,年复合增长 率为 10%,手术量从 408 万人次提升至 1,025 万人次,年复合增长率为 11%。与公立医院 相比,民营医院的诊疗人次和手术量还有较大差距,充分体现公立医疗的主体地位和民营医 疗的有效补充地位。
1.1.2.供需错配有压力,民营医疗迎发展机遇
从需求端来看,人口老龄化大势所趋,医疗需求面临较大增长压力。根据国家统计局,2000- 2021 年,中国 65 岁及以上人口数量从 8821 万人增长至 2.1 亿人,占比从 7.0%提升至 14.9%,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抽样调查,未来 10 年预计将有 12.9%(55- 64 岁)的人群进入老龄化阶段,人口老龄化问题将进一步加重。考虑到老年人的心脑血管、 内分泌、肿瘤等疾病的发病率显著高于年轻人,我们预计中国医疗需求未来 10 年将面临较 大的增长压力。
从支付端来看,预计未来 10 年医保基金运行压力较大。过去 20 年间医保基金整体运行稳定,根据国家统计局,2000-2021 年中国城镇基本医疗保险收入从 170 亿增长至 2.9 万亿, 中国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开支从 125 亿增长至 2.4 万亿,截至 2021 年底,医保基金累计结余 3.6 万亿。未来 10 年医保基金运行压力较大,根据国家统计局,未来 10 年预计将有 14.52% (男性 55-64 岁+女性 45-54 岁)的人口进入退休阶段,预计将有 10.49%(15-24 岁)的人 口成为新增就业人群,由于退休人群高于新增就业人群,我们预计未来 10 年医保基金的整 体运行压力较大。
从供给端来看,公立医院扩张受到限制,民营医院有望发挥有效补充价值。考虑到人口老龄 化带来的需求端压力,医疗供给端的扩张刻不容缓,然而公立医院的扩张受到多方面的限制,前文分析指出过去 10 年几乎没有增长,预计未来 10 年也很难形成扩张趋势,主要原因包括:1)公立医院对于财政的依赖程度较高,近年来国家财政支出的增速明显放缓, 预计未来对于公立医院的财政补贴很难长期维持;2)公立医院对于医保基金的依赖程度较 高,随着医保基金控费压力的增大,公立医院的扩张难度增大。对比来看,民营医院对于财 政和医保的依赖程度相对较低,存量医院的病床使用率存在提升空间,新建医院的投入建设 更为灵活,未来有望更多发挥有效补充价值。
1.2.公立医疗以公益化为导向,民营医疗更加市场化
1.2.1.公立医院改革方向明确,回归公益化属性
公立医院改革方向明确,回归公益化属性。2023 年 7 月 24 日,国家卫健委等六部委联合发 布《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2023 年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 改革,强调“严禁向科室和医务人员下达创收指标,医务人员薪酬不得与药品、卫生材料、 检查、化验等业务收入挂钩”。过去 5 年中,政府文件多次强调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导向, 结合当下的医疗反腐整治,我们认为未来公立医院将以“患者”为中心,专注于提升服务能 力,减少药耗使用,杜绝过度医疗,回归公益化属性。
借鉴“三明医改”经验,探索全国公立医院改革。2012 年 2 月,由于当地医保基金面临严重 的缺口问题,福建省三明市 22 家公立医院启动综合改革,不到十年时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效果。根据三明市卫健委统计,22 家公立医院的医疗服务收入占比从 2011 年的 18.37%提 高到 2020 年的 41.46%,药品耗材费用占比从 2011 年的 60.08%下降到 2020 年的 32.51%, 公立医疗机构在岗职工平均年薪从 2011 年的 4.22 万元提高到 2020 年的 13.37 万元,其中 医师平均年薪达到 16.93 万元,远高于当地平均收入水平。“三明医改”是全国新医改的示范 项目,近年来得到国家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广,2022 年 5 月,国务院发布《深化医药卫生体 制改革 2022 年重点工作任务》,要求“深入推广三明医改经验,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 衡布局,深化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考虑到未来十年全国医保基金有可能面临缺口问 题,公立医疗体系的深度改革刻不容缓,借鉴“三明医改”经验,我们认为未来公立医院的 药品耗材费用有望进一步压缩,医生薪酬待遇有望得到提升。
1.2.2.国家支持社会办医,民营医疗更加市场化
国家长期支持社会办医,民营医疗地位稳定。2009 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 改革的意见》,文件强调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积极促进非公立医疗卫生机 构发展,并提出适度降低公立医疗机构比重,形成公立医院与非公立医院相互促进、共同发 展的格局。过去几年市场对于社会办医的讨论较多,曾多次引发资本市场大幅波动,事实上新医改以来,社会办医的地位始终如此, 国家对于社会办医的监管态度长期稳定。
民营连锁医院市场化程度高,薪酬待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行业顶尖的民营医院多为连锁机构,市场化程度较高:(1)凭借规模优势开展药品和耗材的集中采购,药品耗材费用占比较 低,成本管控能力较强;(2)求贤若渴,重视医务人员待遇,薪酬水平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我们以眼科行业为例:2022 年爱尔眼科的药品耗材费用占比只有 22%左右,华厦眼科和普 瑞眼科分别为 25%和 27%,展现出极强的成本管控能力;根据卫健委统计,2021 年眼科行 业医务人员平均年薪为 10.93 万元,民营连锁眼科的医务人员薪酬水平普遍高于行业平均水 平。
1.3.三年新冠疫情终结,民营医院复苏能力更强劲
三年新冠疫情终结,民营医院的复苏能力更强劲。随着新冠疫情的放开,医疗机构逐步恢复正常的就医秩序,诊疗复苏成为市场关注的重点方向。从诊疗人次来看,2023 年 1-3 月公立 医院合计诊疗人次为 8.03 亿人次,同比 2019 年同期增长 9%;民营医院合计诊疗人次为 1.63 亿人次,同比 2019 年同期增长 22%。从出院人数来看,2023 年 1-3 月公立医院合计 出院人数 4,691 万人,同比 2019 年同期增长 17%,民营医院合计出院人数 1,073 万人,同 比 2019 年同期增长 26%。与公立医院相比,民营医院的复苏能力更强劲。
2.专科综合各有所长,细分领域百花齐放
根据消费属性和对于医保基金的依赖度,我们将医疗服务分为消费医疗和严肃医疗,其中消 费医疗包括眼科、口腔、中医、体检、辅助生殖等细分领域,严肃医疗包括综合、肿瘤、康 复、神经等细分领域。
来源 :财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