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介绍了医院医保科在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中必须具备的能力和责任,本篇简单讲一讲,作为医院在进行DRG/DIP管理系统招标和实施过程中应该要注意哪些地方。
1、分组器选用什么版本?
分组器用什么版本取决于医院想采购系统用于什么事项,例如,医院采购DRG系统,主要是用于公立医院绩效考核,那么分组器就必须使用CN-DRG的版本;如果主要是用于医保支付前的预分组,那么分组器就应当采用该地市医保局使用的版本,目前正在用的通常为CHS-DRG1.0 或 CHS-DRG1.1版本。CN版本的分组器与CHS版本差别很大,不是采购一套就能解决两件事儿。
2、入组一致率必须纳入招标要求
入组率和入组一致率是两个不同的指标,DRG入组率是指实际进入DRG分组的病例数占总病例数的比例;DRG入组一致率是指实际进入DRG分组且入组结果与医保局的入组结果一致的病例数占总病例数的比例。入组率再高也没用,如果入组率高,入组一致率不高,会使得大量病例的入组结果与医保不一致,那么对于临床医生没有任何参考意义。入组一致率跟很多因素有关,大家可以翻我合集里其他的文章。
招标的时候,可以做做POC测试,看看哪些信息化厂商在吹牛皮。
3、分组器可配置
(1)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DRG/DIP相关的政策和规定可能会发生变化。一个可配置的分组器能够迅速适应这些变化,确保医院的管理系统始终与政策保持一致。众所周知,CHS-DRG历经了1.0,1.1和1.2三个版本的升级,有的省市已经要求按照1.2版本进行升级了。
(2)免费维护期过后,如果分组器不能配置,那么医院在面临问题时可能难以得到原厂的支持。这不仅会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还可能增加额外的维护成本。当然,这一点是基于医院有专业的既懂技术又懂业务的支持团队,负责系统的日常维护和故障排除。
4、预估结算费用可配置的要求
这一要求与分组器可配置的道理类似,都源于两个核心因素:支付配套政策的经常变化和免费维护期后的服务保障问题。
预估结算费用,本质上是根据支付政策整理出来的一个计算公式。用EXCEL甚至都能实现这一功能,老粉应该知道前期的文章都免费赠送过,支付配套政策的经常变化是不可避免的。随着医保政策的调整,DRG/DIP系统的支付标准、病种分组、权重设置等都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如果预估结算费用不可配置,那么每次政策调整都需要对系统进行大规模的修改和升级,预估结算费用的可配置性能够确保系统能够快速适应政策变化,减少因政策调整带来的不必要麻烦。
过免费维护期后的风险就不过多赘述了。
5、信息化厂商实施人员的要求
在实施DRG/DIP项目时,实施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经验至关重要。由于DRG/DIP系统涉及复杂的医疗编码和医保政策,对现场实施人员的要求自然也非常高。为了确保项目实施的成功,对现场实施人员的要求可以进一步提以下两点要求:
(1)精通DRG/DIP分组逻辑与实操:
1、实施人员应深入理解DRG/DIP的分组原理、编码规则以及最新的政策动向。
2、具备手动分组的能力,能够在接收到病例的医保结算清单后,迅速而准确地完成分组,并解释分组依据。
3、熟悉分组器的工作原理和配置方法,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优化。
(2)精通费用测算:
1、实施人员应掌握费用测算的基本方法,能够根据医保公布的点数、点值、政策等,准确计算出病例的预估费用。
2、熟悉高低倍率临界点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根据政策变化及时调整测算模型。
如果实施人员能够同时满足以上两点要求,那么他们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将能够为医院提供更加专业、高效的服务,从而大大提高项目实施的成功概率。
6、其他功能要求
至于系统该有的其他功能要求,例如科室分析、病例分析、实时预分组、盈亏分析等等等等,属于最基本的,各个信息化厂商基本具备,基本大同小异。这些都是基于最核心的两点(入组一致率和费用测算)之后才可以发挥作用,核心都没做好,后面的分析都是花架子,没什么用。
还是那句话,写的不对,欢迎拍砖,但请轻点儿。
作者:医保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