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对于医院的长远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国家不断深化医疗体系改革,提高自身管理水平、满足新时期人民服务需求,已经成为公立医院经营管理的重要工作指导目标。内部控制作为一种有效的组织管理机制,通过对内部环境的优化、潜在风险的预测以及管理活动的控制,确保战略目标的高质量完成。
一、构建与完善公立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财务内部控制是公立医院管理体系改革十分关键的工作内容,公立医院构建财务内部控制体系,能够实现对财务全面有效地调控,进而保障各项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从被动风险抵御向主动风险防控转型,建立有效的控制与制约并存的内控运行机制,科学配置医院内部资源,促进医院的健康长远发展。
(一)现实意义。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制度的不断完善,公立医院的市场逐渐趋于饱和,各医院之间的竞争程度不断加剧,因此公立医院需要将自身核心业务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进而提高自身市场核心竞争力。而公立医院通过内部控制活动,能够将自身短期经济效益与长远战略目标的实现高度结合起来,进而提升医院的双重效益;其次,由于行业的特殊性,医疗卫生资源具有较强的稀缺性,通过财务内部控制,有利于提升医院内部资产的使用效率,帮助医院控制成本费用,降低医疗资源的浪费。
(二)积极作用。公立医院要想保障医院财务管理的完善性,需要构建完善的财务内控来保障资源资产的安全性和完善性,确保医院资产不受到人为的不合理损耗;其次,财务内部控制能够帮助公立医院有效提高自身风险预警能力,发现医院当前潜在的风险,降低医院财务风险发生概率;最后,财务内部控制还能提高财务信息质量,通过对财务管理的严格规范,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性,促进公立医院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使其满足新时期公立医院内的发展需求。
二、当前公立医院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财务内部控制是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公立医院正处于关键改革发展时期,必然需要财务内部控制来加强自身管理水平。但是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削弱了财务内部控制的职能作用,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讨论分析。
(一)财务内部控制意识淡薄。财务内部控制工作未取得理想效果的重要原因在于财务内部控制意识淡薄,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公立医院对财务内部控制缺乏正确的认知,没有深入了解财务内部控制的内涵、作用。只是将内部控制视为一种制度建设工作,以应付工作、完成任务的心态来对待财务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将工作重心放在医疗技术设备的升级以及短期经济效益的提升上,忽视了财务内部控制工作的实质作用。公立医院虽然属于事业单位,但是获取的财政资金数额占医院中运营管理成本的比例较低,其生存发展更依赖于自身医疗服务收入。在此背景下,医院更加注重业务水平以及自身规模的扩大,将医院的经济效益置于内部控制管理工作之上,从长远角度来看,这一做法不利于医院内部管理结构的优化,影响医院长远发展。
(二)全面预算管理未能发挥作用。确切来说,财务内部控制相比全面预算管理,更像是一种管理机制,而全面预算管理则是一种管理手段。预算管理更具有方向性和精确性,因此可将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视为财务内部控制工作开展的基础。在管理理念上,财务内部控制与全面预算管理如出一辙,都强调全员参与进来,将医院视为一个整体开展管理工作。但是部分公立医院并没有认识到全面预算管理与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内在联系,在进行预算管理目标设立以及预算编制工作环节上,并没有体现全员参与的特性,决策制定仍然是由医院管理层完成,没有听取和接纳基层执行人员的工作反馈,导致预算管理目标与预算编制掺杂了较多医院领导的主观判断,并未真正结合医院的实际运营管理状况,造成预算管理工作效率低下,对财务内部控制工作造成了负面影响。
(三)内部监督力度有待加强。财务内部监督是公立医院财务内部控制体系中重要工作环节,其关系到财务内部控制工作的实际工作成效。但是当前部分公立医院在财务内部监督工作方面缺乏规范,主要表现在医院内部审计部门缺失,而是由财务部门代理内部监督职权。首先,这样的任职措施无疑违反了内部控制的“职责分离”原则,将财务审核职权和监督审计职权集于财务部门一身,必然会增加医院财务管理风险,严重时有可能出现违法违纪现象,降低内部监督审计的作用。其次,财务部门的工作量本就繁重,财务部门并无多余精力完成其他工作,一旦再将审计监督工作交由财务部门负责,导致财务审核和内部审计的工作质量和效率都会受到影响。
(四)财务人员专业素养有待提升。公立医院开展财务内部控制工作,不仅需要财务内控人员掌握专业财务管理知识,还需要其深入了解内部控制管理内涵和理念。由于公立医院发展速度较快,自身管理结构不断进行改进革新,但是医院员工的专业素养,尤其是内部控制专业知识和管理技能并未熟练掌握,也没有了解财务内部控制的相关条例制度。与此同时,医院财务部门深受传统财务管理模式的影响,未能及时更新财务管理技能,尤其是在信息系统的操作技能方面,导致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工作与信息系统未能高效结合,未能发挥信息系统的诸多优势,使得财务内部控制产生的作用十分有限。
三、完善公立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的具体措施
公立医院的战略改革必然需要财务内部控制的参与,因此医院应当积极开展有效措施,在人员意识培养、制度完善以及内部审计工作方面加强管理。针对以上问题不足,提出相应改进措施,促进公立医院财务内部控制规范化和体系化。
(一)增强财务内部控制意识。公立医院经过多年的发展壮大,自身规模不断扩大,因此管理层级和组织结构也日益复杂,医院的管理工作必须通过财务内部控制来实现高效化和有序化,从而提高管理水平。财务内部控制的实际成效依赖于医院整体对财务内部控制的认知理解程度,只有医院认识到财务内部控制的积极作用,才能促进内控工作高效顺利进行。医院负责人要发挥自身领导表率作用,积极主动学习财务内控相关知识理论,进而提高对财务内控工作的重视程度,为财务内控人员开展工作争取必要的资源,提升医院全体人员对财务内控工作的重视程度,将所有业务工作细化落实到每一位工作人员身上,将制度与实际工作有效统一起来。
(二)健全医院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公立医院的财务内部控制工作与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比如全面预算通过细化管理目标,以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来为医院的风险评估工作提供有力依据,后续预算执行控制也与内部控制活动目标一致,因此医院要重视全面预算管理的职能发挥,为财务内部控制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健全医院全面预算管理制度时,在确保制度建设牢牢结合企业的长远战略目标,通过合理规划预算将单位所有财务以及非财务管理工作有效整合,并对企业内部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与此同时,预算管理制度建设还要与医院内部控制工作相结合,积极协调医院各部门参与管理工作,还应当遵循职务分离原则对部分预算制度内容进行优化,促进预算管理制度效用的发挥。
(三)加强内部监督审计工作。良好的内部审计工作能够有效加强医院对财务管理工作的控制和引导,为内部控制工作高质量完成提供可靠保障。当前公立医院内部监督审计工作不足之处在于内部审计观念,以及内部审计机构的缺失。首先,公立医院需要建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将财务部门从繁重的工作负担中解放出来,全程对财务内部控制的执行工作进行监督管理,极大提高审计监督的职能效用,与此同时避免了权责交叉带来的财务风险问题;其次,公立医院要积极转变审计观念,对现有的审计机构以及内部审计制度进行改进和完善,医院负责人要赋予审计机构一定的权威性和独立性,不断加强内部监督审计力度,促进监督、控制以及评审权能的有效发挥。
(四)提升财务人员专业素养。当前市场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公立医院面对的商业环境越来越复杂,因此公立医院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也在逐渐增大,导致医院财务内部控制工作对员工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务人员的专业素养提升可分为两个方面:其一是财务内部控制以及财务管理知识的更新,其二是信息系统的应用能力。医院负责人要鼓励财务人员快速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并为其提供学习资源。医院负责人可邀请业内专业人士来医院,为财务人员讲解最新财务内控以及管理知识理论,并在现场演示信息系统的操作使用方法,为财务人员答疑解惑。为了确保学习效果,医院负责人要定期开展技能考核活动,将考核结果计入员工绩效当中,激发员工的学习积极性,确保员工将学到的知识技能应用到实际工作当中。
综上所述,开展财务内部控制能够有效提高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进而提升自身服务质量,发挥自身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在新时期,公立医院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外部环境,因此公立医院还应当通过财务内部控制加强自身风险管控能力,做好风险评估以及预警工作,借助信息系统实现自动化风险预警管理,降低医院遭遇重大财务风险的概率,为保障医院长远发展的同时,为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