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各医疗机构都已认识到营销在医院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重要性。但是找不到方法,不知道如何执行也是他们普遍面临的疑难问题。如果不避开一些误区,长此以往,就很容易走下坡路……对医院来说,投入就是命脉,很多医院的生命就倒在投入上,不断的投入是对医院来说最大的压力,而营销方面的投入则是两个极端,一个是不投,这样的老板你还不能说他吝啬,一个则是很大胆的投,不论哪个,营销方面的投入都会面临以下几个弊端:
医疗营销投入会面临哪些问题?内含医院营销思路及想法
1、营销团队的管理问题
营销团队管理就是用好人、带好队,如何用好人?这就需要有活干、让人乐意干、积极干,在干活当中引导帮扶,最后工作总结,这个过程有活干是指工作分配,我们的工作分配是否合理,是否到位,这就考验我们工作是否扎实,而让人乐意干、积极干这就牵涉到思想工作,我们对分配的工作别人不乐意干,这是不是需要我们做思想工作,做思想动员,反思是不是我们有些工作没到位,没及时发现同事的思想动态,不够关心团队?
在干活当中的引导帮扶这个就是贯彻我们营销目标和愿景,积极引导和帮扶,让我们的心和力往同一个目标使,让每个人了解我们的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让他们了解自己做的每一步都是有价值有意义,不要怕犯错误,只要沟通好了,他们工作当中自然少走弯路和错路。
而一件工作做完,我们什么都不说,不说好也不说坏,这让参与的人心里怎么想,他们想是做的好还是做的不好,好是好在哪里,不好是不好在什么地方,知道对错就有进步,就能有收益,这就牵涉到考核,没有考核,那么大家工作做不做都一样,做好做坏都一样,这样的地方能学到什么,这样的工作不仅无益还有害处。
用好一个人,才能带好一个队,所有的工作都在基层,基层用不好人,怎么能说带好一个队,谈什么团队的管理?队伍不好带就在于这一个个人不好用,用好一个人并不代表能带好一个队,团队的复杂性就在于每个人的诉求不一致,不外乎利和名,而如何处理团队内的复杂问题,这方面化繁为简最好。
2、营销团队考核的问题
营销考核就是对人的考核,而考核不外乎主观考核和客观考核,一个是主观印象,一个是客观考量,我们的考核不能仅仅是领导觉得不错就是好的,而是双方结合,主客观综合才是真的好,而在营销就网络和市场,而当中网络是重中之重,网络的考核我们不能单纯的考核费用和到诊人数,我觉得对网络的考核应该综合三方面的因素:排名、咨询、到诊数。单独考核一方面就有失偏差,比如说排名,排名不重要吗?医院这个排名都没有了,即使咨询和到诊成本再好有什么用呢?我们的品牌词都被人抢了,难道说网络部工作做的好吗?
按照道理来讲,有了排名才有咨询,有了咨询才有到诊人数,按照这个思路好像只做到诊就行了,但是别忘了现在做营销是立体的,网络来的仅仅是网络过来的吗?没有电视方面?没有市场方面?所以到诊数重要,但这个重要性不能被放大,我们考核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促进工作,这是考核的根本目的和原则,否则不能促进工作,不能有利于工作的考核都是不合格的考核,不合适的考核。
3、无法超越与患者的“利益驱动型”关系
企业和顾客之间的关系一般分为三种层次:利益型、社交型、结构型,稍有长远考虑的企业都会促使顾客关系往更高的层次发展,对医疗机构而言,将医患关系定位在社交型是比较合适的。
但遗憾的是,目前大多数医疗机构的对外宣传以及和消费者的接触过程中,仍是以简单的交易关系为主——脱离了情感维系的医疗服务是难以长久生存的。也就是说,在患者沟通与定位方面,你应该更多的理解患者,将患者当做朋友,你的社交圈来经营。
4、未充分发掘“大专科,小综合”战略优势
从本质上看,“大专科,小综合”战略定位远高于市场营销层面的定位,而应是上升一个医疗集团的战略方针,需要在人力资源、资金配置等多方面的长期扶持,要从培育“金牌”项目的角度入手,把诊所做大做强。现在的一些诊所搭个草台班子就是“专家专场”,一面忙着收钱,一面忙着处理接连不断的医疗纠纷,这样的事情一旦暴光,对整个行业的负面影响都是巨大的。
如果单从营销层面看,“大专科,小综合”的宣传推行也是问题百出的。我们的营销同行往往迫于各方面,只向市场传达简单的商业信息,把“大专科”简单作为“专家和设备的大杂烩”来处理,从而渐渐失去了让患者信任的基础,在同质化的大背景下,“大专科”便再也不能给患者充足的选择理由。
笔者跟踪了很多医疗机构的经营状况,发现其直接后果就是无法建立有利的PIS,或者所建立起来的产品形象只局限于“价格差异”,导致吸引来的许多患者都是“麻烦人群”,而目标中的高质量患者寥寥无几——恶性循环就这样开始——于是一到节假日,各诊所便纷纷出台各种各样的价格促销,急功近利的心态使得营销人把“大专科”的路越走越窄!
5、人才战略明显滞后
医疗营销是一个崭新的领域,医疗行业的营销人不但需要营销知识和优秀的头脑,还需要必要的医学知识和医学伦理常识,是医学、人文和营销技巧的综合素质。虽然从其他行业中转型而来的优秀人才越来越多,他们将来可能成为这个行业中的营销中坚力量,但他们毕竟在原行业中积淀了深深的“直白式商业”烙印,这种烙印恰恰是阻碍医疗营销长远发展的绊脚石。
医疗行业的人才战略还直接反映在诊所内部管理结构上。很多医院诊所都尝试着“专家治院”,医学专家身兼行政要职。这种情况可能和中国的传统思维有密切关系,但却有着严重的潜在危害。我不是否定医学专家在行政方面的能力,但是民营医院作为经营性机构,经营人才战是第一要务,而医务是生存基础,换言之:医务工作向经营看齐。这样一比,医院的战略调整方向便非常清晰。